6月15日早上,在定远县三和集镇的千张作坊里,三和千张技艺传承人於学松忙完了50斤的千张制作。跟往年相比,今年制作好的优质千张,会打上一个新的标签——“定有良材”。
这是今年定远县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除了三和千张以外,定远黑猪、藕塘花生、定远梅白鱼等首批十余种定远县优质农产品,也将启用这个品牌,走进全国消费者的视线。
(相关资料图)
“有了公用品牌,农产品成为了一种地标‘形象’,我们通过统一品牌名称、生产标准、质量监管、市场营销等,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做到‘江淮米粮川,好味出定远’。”定远县委书记邹军说,依托乡土资源和产业基础,如今定远县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打造“定有良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赋能产业价值提升,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定远、叫响全国。
定远县藕塘镇花生产业园一期。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土”有味
提到吐鲁番,会想到葡萄;提到烟台,会想到苹果;提到五常,会想到大米……那提到定远的名片,人们会想到什么?
“定远物产丰饶,经过多年发展,围绕‘猪、鹅、虾、菌、草’,形成了五大特色产业,其中许多产业驰名全国,但品牌过多,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定远农业整体形象的打造。”邹军直言不讳。
位于定远县好人文化广场的“定有良材”品牌店。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与之相对的是浙江省丽水市,几年前邹军曾来到这里考察,他发现在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一个品牌估值达到26亿的“丽水山耕”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贴有“丽水山耕”标志的农产品,市价平均提升30%以上。
“定远的耕地面积、农业基础、物产资源都不差,我们也可以打造一个品牌,让农产品更有味道。”邹军说。
品牌化是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一条必经之路,而实施品牌化,不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于是,今年年初,定远县成立“定有良材”区域公用品牌办公室,打造“定有良材”区域公用品牌,踏上农产品品牌建设之路。
品牌店里,千张、锅巴等商品,统一印有品牌LOGO。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如今,在位于定远好人文化广场的“定有良材”品牌店里随意走走,竟有种在逛展览馆的错觉:千张、锅巴、瓜篓籽、黑土猪香肠……这些平日里听上去颇接地气的“土货”,装进了印有品牌LOGO、融合地域不同文化的同系列图文设计、素雅精致的礼盒中,瞬间就成为了颇有艺术气息又极具区域特色的伴手礼和馈赠佳品。
“定远的农产品特别好吃,但是原来那种简易甚至于简陋的包装,不太方便携带。如果想送人,那更是有些拿不出手。”定远县市民何志敏买得不亦乐乎,她说,这样包装漂亮的农产品,才真正称得上是商品。
“让农产品‘变精致、变漂亮’,绝不仅仅是换包装这么简单!”邹军介绍,“定有良材”品牌下的每一个农产品企业,都通过了专业团队的检测,确保了优质的生态种养条件。并且按标准化生产、建有完备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消费者可以随时扫描产品二维码去了解这个产品的所有基地和生产数据。
“特”提质
在位于藕塘镇花生产业园的定远县鑫藕塘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飞速运转,一筐筐金黄的花生,经全自动化机械的清洗、蒸煮、烘干等流程加工后,变得色泽自然、酥脆清香。再度进行深加工的花生,则变成了花生糖、花生酥等小食品。
农产品加工业衔接工农、沟通城乡,被称为农产品的“第二次生命”。邹军表示,定远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工人们正在分拣由花生制成的糖果。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在定远县藕塘镇,这里拥有悠久的花生种植历史,独特的沙质土壤,造就藕塘花生口感脆、出油率高的特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藕塘镇就有花生种植、收购、加工的历史,有着皖东5万吨花生加工基地的美誉。
“但是过去的花生加工,就是简单的脱壳、卖花生米,而现在我们要求入驻产业园的企业,进来的是花生,出来的必须是丰富多样的花生产品。”邹军说。
未来的藕塘镇花生产业园,还将覆盖花生专业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一体,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花生产业商贸物流中心、食品生产基地和全镇乡村振兴的产业示范基地。
藕塘花生产业链的全新升级,是定远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邹军称,在“定有良材”品牌建设推动下,农产品加工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产业链进一步延长,做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产”成群
“如果农村只搞第一产业,农业就会一直停留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想要更进一步,唯有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邹军说。
在定远,一只大白鹅能带来多大的产业?
上游养鹅,中游屠宰加工,下游羽毛球、羽绒服生产……在定远县桑涧镇,开启了一场由“鹅”引发的全产业链裂变效应,形成了链式互补、结构合理、集群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们从浙江过来,以前我们就从定远县买鹅,进行屠宰加工,而现在我们直接把工厂建在原厂地,大大减少物流成本。”安徽品享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庆文说,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屠宰鹅5000万羽、鹅食品加工1000万只。
定远卤鹅肉质肥美,都是选自当地的大白鹅作为主料。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目前,定远县年出栏万只鹅以上养殖户已达108家,肉鹅年出栏320余万只,出栏量年均增长5%。同时,定远县计划在3年内实现年养殖规模2000万只的“百亿元鹅产业”。
作为“定有良材”的“拳头产品”之一,一只只白鹅不仅成为了肥沃土地上的靓丽风景,也圆了定远县广大村民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想,让这里生态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在定远,一片片绿油油的花生地承载着定远花生丰收的期许;直播间里,一只只新鲜的定远卤鹅等待着香溢舌尖的瞬间;乡间田野里,一位位年轻的农业从业人员正播撒希望的种子……定远县以特色农业铺就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致富路,借“定有良材”的品牌力量,正在给定远县越来越多“土”字系产品、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